“客静閒尊禁”的出处是哪里
当我们谈论“客静閒尊禁”这个成语的出处,我们不仅在追溯一个词语的来源,更在探索一种文化的印记。这个成语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武康军佥判师君挽诗》,一首赞美一位清廉官员的诗词。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官员的服饰、行为和心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尤为珍贵,特别是在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往往被名利所累。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官场中身居高位,师君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名利的超脱。这种精神状态不仅帮助他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清晰的头脑,也使他能够以更加公正和明智的方式处理公务。这样的例子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是多么重要。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穿官服,不参与政治,但“客静閒尊禁”的态度却适用于每个人。我们可以在工作中保持专注和冷静,在个人生活中寻求平衡和宁静,甚至在网络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理性。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通过学习这种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从而过上更加有意义和满足的生活。
“客静閒尊禁”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武康军佥判师君挽诗》。
“客静閒尊禁”全诗
《武康军佥判师君挽诗》
宋代 魏了翁
换却野人服,衣之从事衫。
人忻牺被乡,我笑马羁衔。
客静閒尊禁,身强阁杖函。
典刑那复见,宰树閟窰岩。
《武康军佥判师君挽诗》魏了翁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武康军佥判师君挽诗》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武康军佥判师君的形象,通过对他的服饰、行为和心境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诗词中的第一句\"换却野人服,衣之从事衫\"表明师君已经摒弃了过去的野人形象,穿上了符合身份的官服。这句描写既展示了师君的转变,也暗示了他的品德和修养。
接下来的\"人忻牺被乡,我笑马羁衔\"表达了人们对师君的欢迎和尊敬,同时也突显了师君的才干和领导能力。牺被乡是指师君来到乡间,人们因此感到欣喜;而作者则以笑容回应,意味着他对师君的欢迎和认同。
诗词的下一句\"客静閒尊禁,身强阁杖函\"描述了师君在官场中的威望和权威。他在客厅中庄重静谧地处理公务,身材强健地扶着杖,象征着他的权力和职责。
最后两句\"典刑那复见,宰树閟窰岩\"揭示了师君的清廉和正直。他不再执行残酷的刑罚,而是在宰树和闭坛之间选择了远离世俗的生活,表现出对道德和人性的关注。
整首诗词通过对师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品德、才干和权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现了宋代士人对清廉官员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远的诗意和赏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