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资讯 > “帝悟百牛欣倒石”的出处是哪里

“帝悟百牛欣倒石”的出处是哪里

“帝悟百牛欣倒石”的出处是哪里

“帝悟百牛欣倒石”出自宋代苏籀的《雕木工》。

“帝悟百牛欣倒石”全诗

《雕木工》

宋代 苏籀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

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欣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

方趺图首效碑影,穿凿胶黏总纰颣。

凤山之水生琼玖,斲磨光泽坚而黝。

文章光艳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区区镌腐朽。

《雕木工》苏籀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雕木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苏籀。这首诗词描述了雕刻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

你可曾见过峄山的陡峭悬崖上的痕迹,

枣木刻模真并失。

用枣木雕刻的模型,栩栩如生却又有所缺失。

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

还可曾见过深之袖手为安国立碑,

帝悟百牛欣倒石。

帝王领悟百牛倒石的喜悦。

秦唐二子皆有声,

秦朝和唐朝的杰出人物都有声望,

何必今人不逾昔。

为何现今的人们不超越古人。

拙工砺器雕不已,

愚者通过磨砺工艺不断雕刻器物,

印版传书差可贵。

印版能够传递文字,尽管不尽完美却很珍贵。

方趺图首效碑影,

方趺和图首效法石碑的影像,

穿凿胶黏总纰颣。

雕琢和粘附总有瑕疵。

凤山之水生琼玖,

凤山的水滋养了珍贵的玉石,

斲磨光泽坚而黝。

经过雕琢打磨后,它们光彩照人又坚韧而深沉。

文章光艳照千古,

杰出的文章闪耀着千古的光芒,

玉牒万金吁可剖。

玉制的文献价值连城,啊,可剖析其中奥秘。

刊劖四海多名手,

广为流传四方,许多名匠的手笔,

何必区区镌腐朽。

为何要将精湛之作镌刻在腐朽之物上。

这首诗词以雕刻工艺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雕刻艺术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推崇。诗中通过描绘峄山高崖上的雕刻痕迹、古代碑文的价值、雕刻师的技艺和玉石的美丽,展示了雕刻艺术的精妙和价值所在。作者通过对古代和现代艺术的对比,呼吁现代人要超越古人,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技艺的推崇,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通过描绘雕刻艺术的精细与完美,以及传统文化的卓越价值,诗词传递了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敬意。